扫一扫,有惊喜
作者:北京·中藝堂官网·让古老的艺术走进您的生活! 时间:2022-09-20
文化学者吴启川先生在他的《寻路非遗:择一事 爱一生》一书中这样写道:
我们接过母亲手里的剪刀,接过父亲手里的影人,接过师父传下的衣钵,我们讲故事、唱民歌、过年过节……我们日常的生活方式,这些普通的俗常岁月,都因为对非遗的重视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文化意涵,具有了重要的文化地位。
无论是讲故事、唱民歌、还是过大年,懵懂的幼童在中国非遗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下逐渐成长,他们从父母师父的手中接下传承的接力棒,“择一事,爱一生”。
于是,一年的365天便拥有了深厚的文化意义,安静又迷人的俗常岁月变得不再普通。
他们虽默默地坚守在自己艺术的方寸之地,但传承的故事却早已广泛地流传于江湖之间。
常沙娜是“敦煌艺术保护神”常书鸿之女,自幼随父在敦煌莫高窟临摹壁画,这里有着人类的奇迹,也有着人类的苦难。
常沙娜和父亲常书鸿
在这黄沙覆盖,狂飙频至的荒凉之地,不仅衣食住行都成了问题,就连临摹壁画也困难重重。
而当年幼的她面对着壁画上那些奇异而鲜活的线条,那些绚烂而壮阔的色彩的时候,便禁不住心弦震颤。满目黄沙、荒凉破败的戈壁滩敦煌让她成为了永远的“敦煌少女”,得千年艺术之熏陶,尽一生传敦煌文脉。
此外,常沙娜还是民国才女林徽因的弟子,她将敦煌元素融入工艺美术中,设计出了惊艳四座的“新中国第一份国礼”。
常沙娜与她设计的丝巾国礼
1942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景泰蓝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张同禄出生在“中国石雕之乡”,河北省曲阳县,2岁时随父母来北京定居。
热爱绘画的他从小就开始临摹各种题材的“小人书”,因画的好被邻里各种称赞。恰巧邻居中有在故宫工作的人员,上初中时的张同禄就被带入了还未正式对外开放的故宫博物院,得到了临摹宫殿建筑和皇家工艺品的机会。
那时候,他的理想工作是电影布景设计美工。然而中学毕业后一次偶然的机会得知北京工艺美术公司在招工,喜欢画画儿的他决定一试。到面试现场后才得知这次是景泰蓝厂招聘制作景泰蓝的工人。
他心想:我当年在故宫见过这东西,也没少临摹。能在瓶身上画出这么漂亮的画儿,能学会制作这么精美别致的景泰蓝,这和我想从事美术工作的想法完全一致。
张同禄景泰蓝作品《大美大艺·荣曜同禄》
如此机缘巧合下,中学毕业后的张同禄选择并成功考入北京景泰蓝厂,开始了自己一生的景泰蓝之路。
王习三,当代最杰出内画艺术大师,“冀派内画”的创始人。他的内画作品享誉中外,被海内外称为“鬼斧神工”的艺术珍品,是全球内画烟壶收藏界的宠儿。
王习三老先生曾说:一个在受到那么多人喜欢、在世界上有如此大影响力的艺术,没有一个专门的博物馆,我觉得对不起这门艺术的老祖宗,无论如何,要建一座博物馆。
王自勇是王习三的长子,大学毕业后,在已经找到稳定工作的情况下,被父亲召回到衡水,传承内画艺术。
在王习三父子的努力下,他们创办了中国当时唯一一家内画烟壶博物馆,将个人的千余件内画烟壶收藏分享给大众,并希望通过内画烟壶的收藏和展览,让更多的人了解内画,喜欢内画。
王习三父子内画作品《千里江山》内画珐琅屏
如今,王自勇仍每年多次前往国外,希望能从国外收藏家的手中购得父亲流传在外的作品。他坚定地接下父亲传给自己接力棒,扛起了传承中国内画艺术的责任和使命。
中华民族面对逆境总有百折不挠的坚韧,传承人们亦不愿用经历的艰辛博人同情,文字和传承的故事远远承载不了非遗传承人默默坚持的岁月和所承受的苦难。寥寥数字,短短几行,带过的是传承人一生的风霜。
非遗就像一团熊熊火焰闪耀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前辈们怀揣着火种披荆斩棘、穿越历史而来,倾尽毕生心血为它遮风挡雨;后辈们尽管本领尚浅,却仍然满怀赤诚之心,用自己稚嫩的双手,修筑起它闪耀在未来的路。
也唯有如此,传承的故事才能源源不绝、经久传唱。
正如《寻路非遗:择一事 爱一生》作者吴启川所言:“他们的故事怎么可能写得完、写得尽?”